河北顺起珐琅厂愿与您一起分享珐琅在中国
2016-11-19
珐琅在中国
|
| |
从古埃及文化开始,珐琅(Enamel)一直被视为高贵的材质。它拥有似玻璃的原料本质——烧制后的珐琅拥有宝石般独特光泽与透明感,深受艺术大师的青睐。(饶丹) 珐琅工艺在我国扎根很久。它于元代引入中国,在明、清时达至鼎盛。珐琅是当初由传教士从波斯国(现金的阿富汗、伊朗等阿拉伯国家)传回的。后经过中国人的发扬光大逐渐演变为具有东方风格的手工艺技术。约在元代晚期,掐丝珐琅作为最早引入中国的珐琅技术在北京开始发源。这种珐琅分为“景泰年制”、“大明景泰年制”两种款式。民间广为称颂的“景泰蓝”是明朝景泰年间闻名遐迩的掐丝珐琅器。因为它的产量大,精美,后来就被统称为“景泰蓝”。从北京一直传到广州,至今仍然沿用。内填珐琅和书珐琅的技艺相对较晚。直到15世纪初,欧洲人把掐丝珐琅发展为书珐琅并于清初进入中国。此举博得康熙大赏,一道谕旨令大内“造办处”成立了“珐琅作”。康熙15年,工匠们受到来自法国技师的点化,将书珐琅的不足大大改观,一跃使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器超越明代,进入了另一个巅峰。目前故宫博物院对这几个时期的珐琅器均有收藏。珐琅表盘:温度与色彩的游戏三足鼎立的珐琅彩时代珐琅盘在手表装饰中成本较高——这并不是指材料的昂贵,而是其制作的工本。珐琅盘面分为三种:内填珐琅(Champleve)、掐丝珐琅(Cloisonn)和彩绘珐琅(Miniature Painting)。彩绘珐琅是三种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它的创作完全依赖彩绘师的笔尖,彩绘师可以在上面尽情地发挥工匠的创作力。也可以说,是首先有了才华横溢的彩绘师才铸就了今天的彩绘珐琅盘。珐琅虽美,但风险也很大:各种釉料绘制在盘面上不能混色,在进炉烧制后图案的轮廓是否变得模糊也是彩绘珐琅的风险所在。除了合理考虑釉料的流散性和烧制过程中的水分挥发性外,特制针笔和显微镜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今,艺术欣赏水平以及制表工艺都大幅提高,出现了两种以上的珐琅工艺混合的制作手法,更是弥足珍贵。 |